光纜分芯是將光纜中的多根光纖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分離、標識和分配的過程,以確保光纖在傳輸系統中的有序連接。以下是分芯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:
1.確認光纜結構
了解光纜類型(如中心束管式、層絞式、帶狀光纖等)和光纖數量(如12芯、24芯、48芯等)。
檢查光纜護套是否有標識(如色標、長度標記)。
2.工具準備
光纜開剝器、光纖剝離鉗、切割刀、熔接機、OTDR(光時域反射儀)。
分纖盒(ODF)、尾纖、熱縮套管、標簽紙、酒精棉等。
3.安全防護
避免過度彎曲光纖(最小彎曲半徑≥5cm),防止光纖斷裂。
佩戴防靜電手套,避免污染光纖端面。
用開剝器剝除外護套(約1~1.5米),露出加強芯(鋼絲)和松套管。
層絞式光纜需分離松套管,束管式光纜需切開中心束管。
松套管分纖:每根松套管包含多根光纖(通常有顏色標識),輕輕分離并清潔光纖。
帶狀光纖分纖:需用專用工具將帶狀光纖分離成單根光纖。
按國際標準色標順序區分光纖(如12芯光纜的色標順序):
藍、橙、綠、棕、灰、白、紅、黑、黃、紫、粉紅、青綠
用標簽標記每根光纖的編號(如“1-12”或“A1-A12”)。
將分好的光纖盤繞在分纖盒內,保留適當余長(建議30~50cm)。
用扎帶固定,避免拉扯或擠壓。
熔接法:用熔接機將光纖與尾纖熔接,套上熱縮套管保護。
端接法:使用快速連接器直接端接(適用于短距離場景)。
用OTDR測試每芯光纖的衰減值(通常≤0.3dB/km為合格)。
檢查端面清潔度(顯微鏡觀察),避免灰塵影響信號。
色標規范
嚴格遵循色標順序,避免交叉混淆(如“藍管1芯”對應“藍色尾纖”)。
避免損傷
剝離涂覆層時力度適中,防止光纖斷裂。
熔接前確保光纖端面平整(切割角度≤0.5°)。
記錄管理
記錄分芯對應關系(如光纜A的“第6芯”連接至分纖盒“端口B12”)。
環境要求
在潔凈環境下操作,避免灰塵、水汽污染光纖。
光纖順序錯誤:重新核對色標,使用光纖尋蹤儀確認。
衰減過大:檢查熔接點是否不良或光纖是否彎折過度。
護套回縮:開剝后用膠帶固定加強芯,防止護套滑動。
通過規范分芯操作,可確保光纜在通信網絡中的穩定傳輸。對于復雜場景(如主干光纜分纖),建議由專業人員進行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