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阻水材料
① 阻水纜膏:在纜芯填充油膏,阻止水分縱向滲透(常見于松套層絞式光纜)。
② 阻水帶/紗:在護套內包裹吸水膨脹材料(如聚丙烯酸酯),遇水后膨脹堵塞間隙。
③ 金屬擋潮層:鋁塑復合帶(APL)或鋼帶鎧裝,兼具機械保護和防潮功能。
2.護套類型
① PE護套:普通聚乙烯護套適用于一般環境。
② 防蟻防鼠護套:添加特殊材料(如玻璃紗)的同時兼顧防水。
③ 雙護套結構:內層阻水,外層抗機械應力(如GYTA53型光纜)。
3.特殊場景應用
① 海底光纜:采用多層金屬鎧裝+PE護套+銅管阻水結構。
② 架空光纜:需防紫外線護套,但接頭盒仍需防水處理。
1.接頭盒防水
①密封方式:
a. 機械密封(橡膠墊圈+螺栓緊固)。
b. 熱縮套管密封(加熱收縮后緊密包裹)。
c. 凝膠密封(注入硅膠或樹脂填充縫隙)。
1.安裝要求:
① 接頭盒需高于管道或人井底面,避免浸泡。
② 進出光纜的端口用防水膠泥纏繞,防止水汽侵入。
3.光纖熔接保護
① 熔接點必須置于防水接頭盒內,并使用熱縮管保護套管(含熱熔膠)。
4.終端設備防水
① ODF架或終端盒需安裝在干燥環境,潮濕區域應使用防潮箱體。
1.施工階段
① 光纜端頭臨時密封:截斷后立即用防水膠帶或端帽封堵。
② 避免護套破損:穿管時使用潤滑劑,防止刮傷護套。
③ 管道光纜敷設:在低洼段預留“S彎”,防止水流順纜滲入。
2.日常維護
① 檢查接頭盒:定期開箱檢查密封圈老化、凝膠干涸或積水情況。
② 測試絕緣電阻:用兆歐表測試金屬護套對地絕緣電阻(標準:≥2MΩ·km)。
③ 排水與防潮:清理人井積水,潮濕井內可放置吸濕劑(如硅膠袋)。
3.故障應急
① 發現進水后,立即切斷受損段光纜,重新熔接并更換接頭盒。
② 對于纜內積水,可用高壓干燥氮氣吹掃后填充阻水膏。
1.浸水試驗(適用于光纜或接頭盒)
① 將樣品浸入1米深水中24小時,測試光纜衰減變化(應無顯著增加)。
2.氣壓檢測
① 向光纜內充入干燥空氣(0.1MPa),檢測氣壓保持能力(判斷護套完整性)。
3.OTDR監測
① 對比歷史曲線,發現因進水導致的異常損耗點(如接頭處“臺階”)。
問題1:接頭盒內冷凝水
解決:更換密封圈,盒內放置防潮劑,或改用充氣式密封接頭盒。
問題2:護套破損導致縱向滲水
解決:截斷破損段,重新熔接并加強套管保護。
問題3:阻水纜膏硬化失效
解決:清理舊膏體,重新填充新鮮阻水膏。
YD/T 901-2018《層絞式通信用室外光纜》
YD/T 814.1-2013《光纜接頭盒技術條件》
ITU-T L.55:光纜防水的國際建議
通過材料選擇、工藝控制和定期維護,可有效提升光纜防水性能,降低因水害導致的通信中斷風險